【談運用】
云服務降低企業成本
記者:現在各地都在上馬云計算項目,您怎么看待這種云計算熱?
季統凱:每個地方對云計算的定義都不一樣,這很正常,因為云計算是一個新生事物。廣東工業電子研究院是第一個落戶松山湖的科研平臺,2005年到2008年,研究院主要提供納米材料等6大技術平臺,2008年以后開始進入云計算,做云計算核心技術應用,目前服務企業1萬多家,是國內最早進入云計算領域的機構之一。
記者:那么,云計算到底是什么?就國云科技公司而言,你們的云計算側重在哪個領域?
季統凱:云計算沒有標準,沒有定義,但是大的方向差不多。國云科技主要是云計算核心技術的應用,比如我們將云計算應用在電子政務上,應用在教育上,應用在企業。
記者:請問你們給企業提供的云服務有哪些?究竟能帶給企業多大幫助?
季統凱:打個比喻吧,我們就是一個電廠,企業想用電就到我們這里租,用多少就租多少。這就不需要企業自己去建電廠,只要支付一定的租金就行了。當然了,這種費用比企業自己建電廠要低很多。
企業要建OA系統,要購買主機,有了云計算服務,企業只需要一個能夠連接互聯網的終端,只需要簡單操作系統,就可以在上面進行辦公、商務等活動。
【談安全】
不用云計算是最不安全的方式
記者:云計算帶給企業低成本和方便,但如何保證云計算的安全,比如企業沒有主機,所有的信息和數據都存在云計算系統中。
季統凱:這的確很有爭議。很多人都在指責云計算的安全性。但是我想說的是,這不過是一個習慣問題。
在我看來,這個世界上沒有絕對安全。企業把數據和信息存在自己的電腦里就一定安全嗎?不怕別人侵入嗎?不怕突然停電嗎?云計算也是同樣的道理。
這就和把錢存在銀行,還是存在家里安全的道理是一樣的。因此,有人說,不用云計算才是最不安全的方式,因為云計算就是專門做這個的,會投入很大的精力來維護安全。
記者:目前,全國各地都在爭相上
【談模式】
云計算是技術創新+商業模式
馬云計算項目,你覺得這背后究竟是什么原因?云計算真的能成為一種產業嗎?
季統凱:云計算屬于互聯網產業范疇,各地都在上馬云計算,其實都是想搶占這個新興產業的制高點。云計算其實是由互聯網延伸出來的一種服務,但這種服務是建立在互聯網技術變革基礎之上。這也可以說是一種新的商業模式,是技術+商業模式。為什么大家都在做云計算,是因為這其中有很大的市場空間。微軟以前主要做軟件,現在也開始做云計算,其實就是提供軟件服務,這就是商業模式的改變。
記者:在你看來,云計算究竟是一個新興產業還是一個新的商業模式?
季統凱:我覺得它是以技術變革為基礎,但也是一種新的商業模式。
【談東莞】
東莞最有條件發展云計算
記者:你如何評價目前東莞的云計算產業?
季統凱:坦白地說,東莞云計算并不具備技術優勢,在國內,云計算做得比較好的都是高校資源多的地方,東莞在技術和人才上并沒有優勢。但是東莞卻非常適合發展云計算。
記者:怎么講?
季統凱:東莞是一個重要制造業的基地,面臨著從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的壓力,云計算正好能提供支持,云計算能明顯地降低企業成本,幫助中小企業利用信息手段進行企業經營,因此,東莞的云計算應用市場廣闊,東莞最有條件發展云計算。
最新發布的《中國云計算產業發展白皮書》預計,到2012年,中國云計算市場規模將達606.78億元。“十二五”期間,我國云計算產業鏈規模可達7500億至1萬億元。廣闊而誘人的市場空間,不但吸引了諸多企業,也被許多地方政府視為新的“產業增長點”,一批“云計算中心”先后在各地開花。
東莞是國內云計算起步最早的地區之一,目前東莞云計算產業發展如何?東莞在發展云計算產業方面有何優勢和劣勢?
就這些熱點話題,東莞首個自主云平臺的運營方——國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季統凱接受了本報記者的專訪。(編輯 張穎)
作者:殷昌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