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經濟在全球經濟增長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以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為代表的數字技術近幾年發展迅猛,數字技術與傳統產業的深度融合釋放出巨大能量,成為引領經濟發展的強勁動力。數字化轉型給傳統企業帶來創新轉變的需求和機遇。為探索數字化時代的技術創新、應用創新、模式創新,不斷完善多樣化產業生態系統,12月18日,由賽迪傳媒、中國信息化周報社、中國信息主管網主辦的“2019第十二屆信息主管年會”在北京成功召開。會議邀請知名院士、專家及來自政府、制造、醫療、金融、教育、零售等行業的CIO、技術主管,分享經驗,交流心得,探討困惑,共謀創新,探索CIO職業重塑之路,解讀數字化時代,行業的轉型升級與企業的創新發展。
聚焦機遇 賦予產業發展新動能
從互聯網+到智能+,從連接到賦能,在新興技術與實體產業加速融合的數字經濟時代,如何洞察產業變革的方向和趨勢,借助新一代數字技術,全方位推動企業的戰略轉型、模式創新和組織重構,是決勝未來的關鍵。
中國工程院院士 沈昌祥
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沈昌祥發表了“數字經濟時代的機遇與網絡安全”的主題演講。他表示,大數據是“鉆石礦”,是原油,是最重要的生產資料,需要持續投入與創新。同時,大數據也給現有信息技術體系帶來了新挑戰,還需要營造有利于大數據產業健康有序發展的良好環境,數據安全已成為大數據產業生態系統發展的必要條件。他提到,數字經濟時代網絡安全不容忽視,沒有網絡安全就沒有國家安全。20多年來我國已經形成了網絡安全產業鏈,但離產品化還有一定距離。產業鏈要全力以赴推廣、構建國家安全可信體系,構建數字經濟健康體系,推動網絡安全發展,建設網絡強國。
國家信息中心首席信息師 張新紅
對于數字化轉型當中的機遇與挑戰,國家信息中心首席信息師張新紅在“把握數字化轉型新機遇”的演講中表示,所有的機遇都源于變化。數字化發展所帶來的新機遇主要體現在八個方面:數字化、網絡化、數據化、智能化、共享化、個性化、生態化、平臺化。網絡化提升資源配置的能力和效率;數據化使人類認識和改變世界的能力大大增強;生態化能帶來共生、共治、共融的氛圍;共享化促使所有的生意都值得重做一遍。他風趣地總結說,數字時代的特征是企業換一個玩法,個人換一個活法,政府換一個管法。
融合創新 深耕行業數字化轉型實踐
從行業角度來講,數字化技術如何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如何更好地推動政企數字化轉型,是數字經濟發展進程中的首要戰略任務和重要內容。在此次會議上,來自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國家氣象信息中心、深圳竹云科技、北京值得買科技的專家分別從政府、企業等不同領域闡述了數字化轉型的實踐經驗。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信息中心總工程師 張加會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信息中心總工程師張加會在主題為“智慧人社的實踐與創新”的分享中提到,智慧人社建設要構建橫向一體化、縱向集中化的大平臺。在這個過程中,要充分利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領域的信息資源,積極共享政府部門的信息資源,多方吸納社會數據,健全數據匯聚機制,以社保卡為中心形成人社大數據,以“互聯網+人社”為載體,促進數據資源和服務的聚集、整合、共享,形成基于大數據的人社領域“互聯網+”基礎能力。
國家氣象信息中心原副總工程師、科技委主任 沈文海
國家氣象信息中心原副總工程師、科技委主任沈文海在“科技創新——氣象部門的實踐與挑戰”的分享中表示,數值模式快速進步,加之信息技術的輔助,帶來氣象預報預測技術全新發展。目前氣象預報領域存在科學認識尚淺、核心業務關鍵技術水平薄弱、新技術應用不充分、系統平臺支撐不足、業務能力不強等多個問題。基于這些問題,國家氣象信息中心提出了建立無縫隙、全覆蓋、精準化、智能型全球氣象預報預測系統建設的業務預期目標。
深圳竹云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 董寧
與政府數字化轉型路徑不同的是,企業數字化轉型更多的是基于市場趨勢及自身業務需求。對此,深圳竹云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董寧表示,竹云科技多年來一直聚焦身份管理和訪問控制以及云應用安全管理等領域,在安全體制建設上,IAM給用戶帶來諸多核心價值。通過統一的身份存儲庫,統一訪問、管理入口,一鍵自動化的數據同步,統一認證,統一授權,可視化報表等手段,提升效率、降低成本、保障安全。而在新型消費領域,北京值得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張梅提到,如今電商市場發展激烈,值得買模式通過連接品牌商、電商以及消費者,實現了三方共贏,并基于消費大數據及“千人千面”技術,驅動消費升級,為客戶和用戶帶來價值,創造了消費領域的社會價值。
北京值得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 張梅
權威發布 引領實踐路徑與角色轉變
從兩化融合到數字化轉型,各行業信息化建設的概念已不單純是行業應用與信息技術的簡單融合,而是更突出數字技術與企業業務流程、運營模式的深度融合。通過12年來連續跟蹤調查信息主管群體發展情況,本次會議重點針對2019年行業數字化轉型趨勢以及CIO在數字化時代角色轉變與業務實踐,權威發布了《2019信息主管發展報告》、《CIO數字化轉型報告》,并評選揭曉了2019年度十大優秀CIO榜單。
報告顯示,受政策和行業格局驅動,未來24個月,將數字化轉型視為重點戰略的制造業用戶比例達69.8%,醫療衛生用戶比例為46.7%,高于其他行業,成為數字化轉型“后發”生力軍。在2019年參與調查的CIO當中,其所在企業已經開展及計劃開展數字化轉型的占比已經接近90%。報告進一步預測,從2020年到2023年,有數字化轉型意向或舉措的企業和高管將達到95%。
在圓桌對話環節,中國電子信息行業聯合會專家委員會主任董云庭、數盾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李元驊、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宣武醫院信息中心主任梁志剛、杭州彼愛方好科技有限公司CEO羅敏和輕元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兼CEO邵長鈺,針對企業如何破題數字化轉型及CIO角色如何轉變等話題進行了深入交流和探討。
他們認為,在數字化轉型進入縱深階段,無論是研究開發領域,還是應用落地領域,數字化轉型中的各個環節對人才的需求有增無減,可以說技術人才的短缺已成為企業數字化轉型中的最大“短板”。而對于CIO來講,未來需要朝著復合型人才的方向發展,從IT技術的發展角度講,一定是綜合掌握硬件、軟件、數據、網絡、技術、服務六大要素。
在當天下午,會議還同期舉辦了兩場分論壇——信息技術應用創新與網絡安全論壇和智能制造論壇,分別邀請院士、專家、行業CIO與典型企業代表就相關主題進行了深入的交流分享,現場反響熱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