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国产一级在线观看,国产成人综合久久精品亚洲,免费一级欧美大片在线观看

當前位置:測試企業動態 → 正文

中國移動多項5G測試符合預期 計劃5G技術4G用

責任編輯:editor006 作者:舒文瓊 |來源:企業網D1Net  2016-10-18 17:47:16 本文摘自:通信世界網

 中國5G技術研發試驗第一階段相關測試近日正式結束,通信世界全媒體記者從中國移動研究院了解到,在此次測試中,中國移動聯合合作伙伴開展了基于4G框架的5G單點候選技術的驗證和測試,涉及的技術包括3D-MIMO(大規模天線)、以用戶為中心的網絡、新型多址、新型編碼、全雙工等。

測試結果表明,大部分技術的性能表現符合中國移動預期,而全雙工組網應用還存在一定挑戰。中國移動研究院副院長黃宇紅表示,面向未來,中國移動計劃將3D-MIMO、MEC等技術提前應用到4G網絡中,以提早構建5G發展的基礎和優勢。

測試多項關鍵技術

作為國內4G產業的引領者,中國移動非常重視5G的發展,積極參與了IMT-2020(5G)推進組的各項工作。特別值得一提的是,中國移動作為IMT-2020(5G)需求組組長單位,牽頭完成了《中國5G愿景和需求白皮書》,繪制了“5G之花”,其中絕大部分被ITU所采納。在技術研究方面,中國移動提出了大規模天線、以用戶為中心的網絡、軟件定義空口等關鍵技術。

2016年1月,IMT-2020(5G)推進組啟動5G技術研發試驗,其中第一階段的5G單點關鍵技術驗證基于非標方案,驗證5G單點關鍵技術的可行性,中國移動也積極參與其中,與合作伙伴攜手開展了多項技術試驗。

其中,在3D-MIMO方面,與中興、華為、大唐開展外場測試;在高幀通信方面,與中興、成電、華為開發高頻通信樣機并進行了測試;在新型多址方面,與中興、華為、大唐開發新型多址樣機并開展測試;在新型編碼方面,與華為開發了Polar碼樣機并開展測試;在MEC方面,測試伙伴是愛立信;在新波形和高密集組網方面,也分別與中興、華為及大唐展開了合作。

多項結果符合預期

測試結果顯示,大部分技術的性能符合預期。例如,在3D-MIMO方面,黃宇紅介紹,在沒有特別配置終端的情況下,通過在熱點地區放置3D-MIMO產品,業務量可以實現1.2~1.4倍的增長,容量也有一定的提升。“如果再增加一些測試終端,那么系統容量會進一步得到提升。”黃宇紅表示,“大規模天線的目的就是利用空分方式提升頻譜效率,實際測試表明,這一技術的確能夠提高頻譜效率、提升網絡容量。”

5G的一項關鍵技術是以用戶為中心的網絡,該技術通過引入MEC,讓業務應用處理更加靠近邊緣,讓用戶體驗更加順暢。據悉,中國移動已經基于現有4G網絡在某項賽事中使用了MEC技術,將用戶時延縮短到0.5秒以內;此外,中國移動還聯合愛立信,在無人機場景中使用了MEC技術,將端到端時延縮短到15毫秒以內。

但是,備受業界關注的全雙工技術,此次測試結果還是存在一些挑戰。利用全雙工技術,通信的收發雙方同時發射和接收信號,與傳統的TDD和FDD雙工方式相比,在相同的頻譜上可使空口頻譜效率提高1倍,使得頻譜資源的使用更加靈活。然而,全雙工技術需要具備極高的干擾消除能力,這對干擾消除技術提出了極大挑戰,同時還存在相鄰小區同頻干擾問題。從此次測試結果看,全雙工組網仍存挑戰,基站間干擾和終端間干擾很難解決,受訪專家坦言,目前仍然沒有看到破解的思路。

按照ITU的規劃,5G將在2020年商用。而黃宇紅認為,不必等到5G完全商用再使用5G技術,而是可以在適當的時候、合適的場景,將3D-MIMO、MEC等5G技術引入到4G中來。其中,3D-MIMO方面,已有廠家推出了2.6GHz頻段上的64陣列大規模天線產品,并且不需要對現有終端改造,中國移動目前已經在現網進行了測試驗證。

關鍵字:移動測試終端

本文摘自:通信世界網

x 中國移動多項5G測試符合預期  計劃5G技術4G用 掃一掃
分享本文到朋友圈
當前位置:測試企業動態 → 正文

中國移動多項5G測試符合預期 計劃5G技術4G用

責任編輯:editor006 作者:舒文瓊 |來源:企業網D1Net  2016-10-18 17:47:16 本文摘自:通信世界網

 中國5G技術研發試驗第一階段相關測試近日正式結束,通信世界全媒體記者從中國移動研究院了解到,在此次測試中,中國移動聯合合作伙伴開展了基于4G框架的5G單點候選技術的驗證和測試,涉及的技術包括3D-MIMO(大規模天線)、以用戶為中心的網絡、新型多址、新型編碼、全雙工等。

測試結果表明,大部分技術的性能表現符合中國移動預期,而全雙工組網應用還存在一定挑戰。中國移動研究院副院長黃宇紅表示,面向未來,中國移動計劃將3D-MIMO、MEC等技術提前應用到4G網絡中,以提早構建5G發展的基礎和優勢。

測試多項關鍵技術

作為國內4G產業的引領者,中國移動非常重視5G的發展,積極參與了IMT-2020(5G)推進組的各項工作。特別值得一提的是,中國移動作為IMT-2020(5G)需求組組長單位,牽頭完成了《中國5G愿景和需求白皮書》,繪制了“5G之花”,其中絕大部分被ITU所采納。在技術研究方面,中國移動提出了大規模天線、以用戶為中心的網絡、軟件定義空口等關鍵技術。

2016年1月,IMT-2020(5G)推進組啟動5G技術研發試驗,其中第一階段的5G單點關鍵技術驗證基于非標方案,驗證5G單點關鍵技術的可行性,中國移動也積極參與其中,與合作伙伴攜手開展了多項技術試驗。

其中,在3D-MIMO方面,與中興、華為、大唐開展外場測試;在高幀通信方面,與中興、成電、華為開發高頻通信樣機并進行了測試;在新型多址方面,與中興、華為、大唐開發新型多址樣機并開展測試;在新型編碼方面,與華為開發了Polar碼樣機并開展測試;在MEC方面,測試伙伴是愛立信;在新波形和高密集組網方面,也分別與中興、華為及大唐展開了合作。

多項結果符合預期

測試結果顯示,大部分技術的性能符合預期。例如,在3D-MIMO方面,黃宇紅介紹,在沒有特別配置終端的情況下,通過在熱點地區放置3D-MIMO產品,業務量可以實現1.2~1.4倍的增長,容量也有一定的提升。“如果再增加一些測試終端,那么系統容量會進一步得到提升。”黃宇紅表示,“大規模天線的目的就是利用空分方式提升頻譜效率,實際測試表明,這一技術的確能夠提高頻譜效率、提升網絡容量。”

5G的一項關鍵技術是以用戶為中心的網絡,該技術通過引入MEC,讓業務應用處理更加靠近邊緣,讓用戶體驗更加順暢。據悉,中國移動已經基于現有4G網絡在某項賽事中使用了MEC技術,將用戶時延縮短到0.5秒以內;此外,中國移動還聯合愛立信,在無人機場景中使用了MEC技術,將端到端時延縮短到15毫秒以內。

但是,備受業界關注的全雙工技術,此次測試結果還是存在一些挑戰。利用全雙工技術,通信的收發雙方同時發射和接收信號,與傳統的TDD和FDD雙工方式相比,在相同的頻譜上可使空口頻譜效率提高1倍,使得頻譜資源的使用更加靈活。然而,全雙工技術需要具備極高的干擾消除能力,這對干擾消除技術提出了極大挑戰,同時還存在相鄰小區同頻干擾問題。從此次測試結果看,全雙工組網仍存挑戰,基站間干擾和終端間干擾很難解決,受訪專家坦言,目前仍然沒有看到破解的思路。

按照ITU的規劃,5G將在2020年商用。而黃宇紅認為,不必等到5G完全商用再使用5G技術,而是可以在適當的時候、合適的場景,將3D-MIMO、MEC等5G技術引入到4G中來。其中,3D-MIMO方面,已有廠家推出了2.6GHz頻段上的64陣列大規模天線產品,并且不需要對現有終端改造,中國移動目前已經在現網進行了測試驗證。

關鍵字:移動測試終端

本文摘自:通信世界網

電子周刊
回到頂部

關于我們聯系我們版權聲明隱私條款廣告服務友情鏈接投稿中心招賢納士

企業網版權所有 ©2010-2024 京ICP備09108050號-6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49343號

^
  • <menuitem id="jw4sk"></menuitem>

    1. <form id="jw4sk"><tbody id="jw4sk"><dfn id="jw4sk"></dfn></tbody></form>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油尖旺区| 揭西县| 周至县| 大余县| 慈溪市| 礼泉县| 姚安县| 弥渡县| 新郑市| 高邮市| 肇源县| 绥德县| 英德市| 若羌县| 大洼县| 武山县| 阿拉善右旗| 桑植县| 囊谦县| 濉溪县| 宁河县| 健康| 沙田区| 花莲县| 于田县| 那曲县| 宜川县| 江川县| 石家庄市| 卢龙县| 华蓥市| 石屏县| 大余县| 忻州市| 建阳市| 桦川县| 深州市| 岐山县| 五莲县| 内丘县| 三亚市|